司徒文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普爱看书网huazhoujix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月17日这一天,水昜照例每天早晨6.30到7点钟,用他那个在集体户摔坏了,又让杨继业修好了的半导体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这一天,一个重大新闻播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于凌晨分三路向越南发起了自卫反击,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
他很震奋,对越南,中国百姓已经恨得咬牙切齿了,吃着中国援助的大米,拿着中国援助的枪炮,欺负中国的边民,是一个地地道运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岂能容忍这个大逆不道的东西,是到狠狠教训这个狼崽子的时刻了,水昜高兴地把这一新闻在柏家的饭桌上说了。
没想到柏莉妈立刻停下了筷子,两眼发直,说道:“不好了!柏海是让电报追回去了,肯定上前线了。”说完,眼泪就下来了。
水昜怎么劝也劝不住,柏莉一句话就让她止住了悲声,柏莉说:“别哭了,多丧气啊!我给他写封信一问不就知道了吗。”
“你先别吃饭了,快去写,快去呀!”柏莉妈哭着催促说。水昜见状,知道自己惹祸了,急忙安慰她说:“前线在广西和云南呢,广播里说了,用的是广东军区的广西部队和云南部队,柏海是沈阳军区的,离那近一万里地呢。”
听到这活,她才略略放了一点心,但是仍然催促着柏莉快写信,看来,一天不见回信,她就一天不会消停。
曾几何时,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在没有战事的和平岁月,各家都把孩子能参军,当做喜事去操办。当上兵的也走家串户去炫耀,没当上兵的只有羡慕的份儿。如今打仗了,有孩子在部队的,父母都在牵挂,甚至有的父母拍电报让儿子回来,柏莉妈没有这么做,还是好样的。
水昜不由也牵挂起李想和杨继业,他也要写一封信寻问一下,他们是一个集体户的,也是一家人啊。
他还想到了虔莹,凭她的性格,会不会申请返回部队参战呢?他算了一下,她应该是今年8月才毕业,给清华大学写信,他应该能收到。
水昜去了教导队,宫建和战友们都在看电视,电视上也只是开炮的画面,没有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做为在役军人,他们的反应异常兴奋,都喊着:“打!狠狠地打!”
电视上只有几分钟的报导,宫建说:“那些随军记者都在后方呢,炮兵阵地离前线至少20公里,咱们要想知道前线情况,就写请战书,亲自上战场。”
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战友们雷鸣般地响应,连炊事员都向他要稿纸了。这让水昜感到了中国军人的血气,他也要了稿纸,找了张桌子,开始给他的“家人”写信了。
当时,教导队的战士们,在没有军官的情况下,都在发自内心地写着请战书。宫建在请战书中写道:“我是党员,是军人的后代,我身在教导队,是训练新兵的地方,我们常对新兵讲,为悍卫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财产安全而牺牲无尚光荣!现在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我请求上战场,用热血和生命去惩罚那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请组织批准我的请求!”
其他战士的请战书话语也不多,但是他们写完后都咬破食指,在自己的名字上按上了血手印。这一场面震悍了水昜的心弦,让他终生难忘。
在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中有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他想,在讲这一课时,他一定把今天这一场面向同学们描述,这是教师的天职,他记下了十二名战士的名字。
随后的日子里,他天天到教导处,看解放军报,一些来自前线的消息、报导、通迅、特写不断见诸报端。看到我军势如破竹,攻克老街、攻克红河时让他激动;看到黄登平歼灭越南特工时让他感慨;看到在柑塘缴获到印着中国字样的装大米的麻袋和装子弹的弹箱时让他愤怒;他也恨不得胁生双翅,飞到前线。
李想回信了,问他为什么用部队的稿纸写信?为什么留的是军队教导队的地址?说她们都写了请战书,随时准备奔赴前线;说杨继业写了血书,整天枕戈待发,眼睛都红了;说上级一旦批准她们的请求,她俩决不会给四队户丢脸;说在这个时候接到他的来信很欣慰,让他等候她们胜利的喜讯……
杨继业回信了,说谢谢户长给李想写信的信封里加带了给他的信;说他已经成为通信班长和技工,他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上前线争取火线入党;说他要一步步向李想靠近,争取在技术方面当技师,当高级技师,和李想享受同等的军级;说他一定要保护好李想,李想的幸福就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柏海也给他姐回信了,说他们沈阳军区的工程兵不适宜南方作战,没有接到上前线的命令;说他写了请战书,被警通团团长批评了,团长说他的任务就是保证司令员的安全,不能离开司令员半步;说一个小越南有半个军区就够收拾他的了,中国有八大军区呢,想立功都排不上号;说让他妈放心,他们还得看着苏修呢……
虔莹没有回信,水昜忽略了一个常识,学校都在放假呢,虔莹怎么会收到他的信呢。他又给李想去信了,告诉她了四中和鲍家大院的地址,并告诉她,自己已经结婚了,他这么说,是想把她进一步推给杨继业。
柏莉妈把水昜叫过去,问道:“看样子,柏海去不了前线了,那防苏修是啥意思呀?”水昜上新华书店,买了一张全国地图,用她能听懂的语言,给她讲了防止南北夹击的事。她悬着的心放下了,柏家也安宁了。
中越自卫反击战让水昜开始把自己的前途理想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到一起了,使他脱离了为自已改变颜色而挣扎的狭隘个人主义思想,抹平了文革给他心灵深处留下的伤痕,投身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带给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洪流之中,开始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他心灵上的一次大洗礼,也是重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开始。
他树立的是立足本职,不断进取的人生观;实践出真知,一切顺从自然规律和社会需求的世界观;靠智慧、才能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观;他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技也是生产力”等观点大力追随,经常和身边的人争辩得面红耳赤。他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关键的转折中,找到了人生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