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末:农女小福星 第120节
小白龟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普爱看书网huazhoujix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市医院的医生初八就开始正常上班。挂了号,拍了片,还得在医院里等着。那时候可没数码打印机,拍片用的是胶片,得洗出来,很费功夫。
叮嘱父母两个在医院大厅等着,她自个抽空去了趟学校附近的邮局。
初十那天,镇里的邮差到村里来送信,给了她一张邮局的包裹单。她一看是从北京寄来的,署名是魏冉。
知道魏冉要离开是一个半月前,他自个跟她说离开之前会告诉她以后的联系地址,结果就渺无音讯。她心里不是不幽怨,只是家里的事生意的事一件件压下来,压到了心底,假装看不见。
此刻收到他的包裹,这份幽怨就汩汩的冒出来。
原来他还记得她呀?她还以为回了大都市,他就把她这个农村小丫头给忘脑后了呢!以为寄个包裹过来就能抵消他的言而无信?想得美,谁稀罕他的包裹。她兜里有钱,想要什么买不到,要他来献这份迟到的殷勤?
怨着怨着,她自个就觉得不好意思起来。感觉自己这埋怨已然不是农家小妹对好心兵哥哥,倒有点……她不好意思往下想了。明明自个还说对发展男女感情没兴趣,这不是自己打嘴么。
她还要在江城市读三年书,魏冉在千里之外,又是日新月异的大都市,就算两人真有情,这份情能不能熬过这三年的“牛郎织女会”,还不一定。
她和他都还年轻,没必要这么早就把自己定下来。眼下,这份感情还是依然停留在农村妹妹和好心兵哥哥这个阶段最合适。
理顺了自己的心情,她便把这封信压在心里,原想着上学了再去取。可巧今天进了城,索性就拿回去,也省的带到学校惹人眼。
在邮局登记了学生证,工作人员就把搁库房里快半个月多的包裹给她拿过来。
包裹不大,但有些沉手。用邮局的麻布包封着,封口是密密的针脚,可见寄件人的重视和仔细。
她摸了摸那些针脚,心里莫名有了一股甜意。
跟工作人员借了一把粗笨的大剪刀,她用刀尖仔细的拆了一截封口,往里窥视。里面是牛皮纸,包的严严实实的,看不出是啥。
再往下她就不拆了,决定把这份惊喜留到家里去,细致品尝。
回到市医院,拿着单子去放射科问,片子已经洗出来了。领了片子去看医生,得到的恢复很是振奋。那一跪没磕着伤口,石膏里的骨头接的很好,骨头也长的不错,缝隙已经不明显了。回去再养个把月,就可以拆石膏了。
得到好消息,全家人都很高兴。
临回村时,小福星又在集贸市场买了十斤桔子十斤瓜子五斤水果糖,塞了满满一个大书包,手里还拎了一大包。
“这是做啥?家里吃的东西还有,买这么多,吃得完么你?”罗雪梅直心疼。
“不是我要吃,是给明天来开会的人吃。常言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大家伙吃了我们家的,就不好投反对票。”罗芙馨自有主张。
“我都跟他们说好了的,没人会反对,你这不是白花钱。”
“那可不一定。你能当面说,未必别人不会背后说。当你的面答应了,没准背后别人一说又反悔。咋们有备无患。”
这话让罗雪梅若有所思,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也有了警惕。
毕竟家隔壁就住着一窝红眼病黑心肠烂嘴巴,正愁找不到机会害他们家,岂能放过这样大好的机会。
回去她得给自己关系好的几户人家再紧紧弦,明天可不能出蹩脚了。
罗家人大包小包的从城里回来,村里人都瞧见了。罗雪梅也没瞒着别人,人家问了就直说,是买了点水果瓜子糖果,明儿开会的时候请大家来吃。毕竟是罗家的私事劳烦了大家伙,聊表心意。
村里人听了,都夸他们家懂礼厚道,都说明儿一定过来帮忙。
第二天一大早,罗雪梅就到大太爷爷那儿拿了钥匙,叫小儿子福彬开了祠堂大门。几个要好的村妇都来帮忙,扫院子,摆桌子,搬凳子,布置一番。
农村人起得早,又好赶热闹。有些闲着没事的老头老太太,七点来钟就到祠堂来坐着的。罗福彬抓了一把水果糖,给这些爷爷奶奶们分过去。几个老人家都夸他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几个帮忙的村妇自然也不放过这宣传的机会,你一言我一语的给罗家说好话。
到了八点出头,太阳高照,人就越来越多了。
村长,支书,大太爷爷还有老支书等一班村里有威望的,也都陆陆续续到了。
祠堂的廊下已经摆了一排条桌,摆着五六个方凳,桌上又摆了几盘桔子花生水果糖,还搁着几包烟和火柴。点心都是常见的,但几包烟却是好烟,可见诚意满满,大家都直点头,夸罗家人有心了。
只有妇女主任罗嬢嬢心里嘀咕,骂罗家人叼怪,为了对一分钱不值的娘囡,到舍得抛本。伸手拿烟往兜里揣的动作,却是一点也不含糊。
这会人多了,罗家人便四处散瓜子桔子和水果糖,见人给一把,说两句好话。人家拿了他家的东西,自然都是满口答应,一定帮忙。
周连富也搬了凳子坐在祠堂门口,给男人们散烟。这条烟还是周连贵拿来的,反正家里也没人抽,正好用上。
等人到的差不多了,村长就讲话。都是自家人,也不说大话,就是把罗家要让嫁出去的阿囡跟阿囡生的小囡户口落在罗家岙。罗家人保证,罗芙蓉母女两不分村里一分田一分地,一根稻草都不会要。而且落户也只落三年,三年到期,不管罗芙蓉嫁人不嫁人,都一定迁出去。
说清楚了情况,支书就宣布投票。
第232章 :进城招工
村里也不搞什么一人一票,会后统计。就是简单直白的举手表决,同意么就举手,不同意么就不举手好了。明明白白,一目了然。
罗家人看了看,举手的人不少,绝对超过半数。
但不举手的也有,嘴巴里吃着罗家的,就是能厚着脸皮拆罗家的墙角。
有些是心里打算不举手的,但看别人家都举了,再看看手里拿的东西,最后犹犹豫豫还是举了。
罗雪梅一个个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不出意外,周连喜一家都是翻着白眼吃,一个也不举手。罗招娣甚至还跟别人嘀咕,说罗家人是钱多发烧,打肿脸充胖子,为了个被人休归来的阿囡,花冤枉钱。
把罗雪梅气得,当场就想打人,还是姐弟两一左一右把她拉住了。
村长还是大致统计了一下,粗粗数了一遍,人数已经超过一半,那就是通过了。
当即宣布,全村表决,超过半数同意,罗芙蓉和她女儿囡囡可以落户在罗家岙。简单写了一笔,村里的领导和几个村老都签了字。
接着又写了一份保证书,保证罗芙蓉不分村里的集体资源,三年后户口迁出。让周连富和罗雪梅,还有罗芙蓉三个当众签字按手印。
如此两份材料做好,归到村档案里,这件事就是铁板钉钉,以后谁也不许异议。
随着村长的话音落下,罗家人的心总算是落到肚皮里。尤其是罗芙蓉,格外激动。离婚这桩事,她嘴里不说,其实心里很伤。但家人的无私关怀,鼎力相助,这一步步走来,让她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光明,眼前的道路也越来越宽广,她也越来越有信心走出属于自己的幸福大道。
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大餐,罗芙蓉就开始帮妹妹整理回城的东西。
第二天姐妹两起了大早,各自穿了新衣,红红火火的出现在村头等车。
往日里,罗芙蓉回娘家都是藏在家里,轻易不出面。罗家虽然是她的娘家,可她在罗家岙已经没了户口,住着终归是没有底气。
如今,全村表决同意她回来落户,她就可以堂堂正正的站在村头。
村民们也都很自然的跟她打招呼,问姐妹两是不是进城去。
“是的,大舅公。我送福星归学校,再到城里去拜望我师父,吃了午饭就归来。”
大舅公点点头。
“好,好。福星好好读书,你也好好过日子。”
“我有数的,大舅公。”
见她自自然然,大大方方,大家也都松口气。本来么,如果她跟个苦菜花似得,苦哒哒见人就掉眼泪水,那谁敢跟她交往。
大舅公走开了,就有年轻的小媳妇过来打听,她是不是要到城里去招工。
她也大方的跟人讲了。是有这个打算,但她也不知道哪个厂在招工,要到城里看了再说。
别个人拜托她要是有招工的信息,回来告诉一声,村里也有不少姑娘小伙想进城去。罗芙蓉表示有信息她一定回来告诉大家,绝对不会一个人独享。
人家就夸她大气。
其实她心里也觉得奇怪,明明自己以前不大会说话的,人一多就脸红低头。可如今好像变了,人多也能开口说话,心里不怯不慌了。想来还是福利厂那一阵锻炼出来的,三方交接,她要是怕羞怕生,那生活就不用做了,天天吃师傅的骂就能饱。
可见,师傅确实要凶一点才好,不凶练不出徒弟。
把妹妹送到学校,帮她一起安顿好宿舍,看着小福星到教室里去读书,她这才离开。
兜里有父亲给的二十块钱,她到副食品店买了些像样的点心糕饼,乘公交车去老裁缝的店里。
老裁缝的脚早就养好了,年初八就开了工,正在店里忙活。
这个“冒牌”徒弟上门来,她就放下活招待。
罗芙蓉也不跟师傅见外,把心里的想法说了。想跟她这儿打听打听,怎么能进服装厂。
进服装厂的门路,老裁缝手里当然有。只是没想到罗芙蓉会想去进厂,她是小福星的大姐,又是柏老板看中的,怎么还要去厂里做工,多辛苦。
她要找工作,还不如去跟柏老板说,让她在店里当个售货员,清闲又干净。服装厂的活可不轻省,而且还脏。一天做下来,身上全是线头碎布。别看电洋车比脚踩的洋车干活快,可正因为快,手脚跟忙,一刻都不能歇。一天下来,没有腰背不算不疼的。
别看赚得多,那也是辛苦钱。
罗芙蓉忙表态。
“我不怕辛苦,我就是想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我妹妹也支持我去学电洋车,说这是靠得住的手艺。”
小福星也让她去服装厂?老裁缝心里起了嘀咕。
罗芙蓉勤劳肯干,她是知道的。但赚钱的法子那么多,何必吃这份辛苦。可倘若是她那个“财神爷”的妹妹说的,那意思就大不一样了。难道,小福星和柏老板也有开服装厂的兴趣?所以让这大姐去学电洋车?
要是这样的话,那她肯定是要帮忙的。说起来,要不是她年纪大了,实在是搞不懂那些洋玩意,不然她也早去学电洋车了。这脚踩的洋车,真不是电洋车的对手。如果将来想发展,确实要学好电洋车。
老师傅也有事业心,早就看出柏文强和罗芙馨是潜力股,自家要是能搭上他们,将来总有好处。就是她老了帮不上忙么,还有儿子媳妇可以出力。
于是满口答应罗芙蓉,叫她放心,她以前一个师妹就在服装厂里做个小头头,去问问一定有消息。现在厂里活多,正愁人手不够呢。
罗芙蓉当然是谢谢又谢谢。
老裁缝客气,留她吃中饭。她摆摆手,说谢谢客气,不耽误师傅做生活,自家还有其他地方要去。
老裁缝也就不强留。
她也确实不是客气,而是真有别的事要做。路过文具店,买了个铅笔和一本笔记本。又问了店主人才市场怎么去,店主告诉她坐几路车,怎么走。她谢过就去公交车站等车。
第233章 :逛人才市场
到了人才市场,又是大开眼界。年初都是招工找工的,密密麻麻。
她挤进去看看,问问。服装厂只有两家在招工,对学历要求不高,只要小学毕业就可以,但要的都是熟练工,新手人家没兴趣。她说自己会踩洋车,在福利厂做过,人家还是不肯要。
这让她有些失望。于是去看别的厂,还有纺织厂和印染厂,招挡车工,机修工,染烫水洗等等。倒是有几个合适她的,就报了名。心里是打算,如果老裁缝那边没消息,那她就先在别的厂做,骑驴找马。
这还是从小福星哪儿学的,她听妹妹跟柏文强说过,要懂得分摊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既然来了,她也不只关心自己想要的,把适合村里年轻人的几个工厂和工种都记在本子里,还抄了招工条件,工资待遇和单位地址。回去好告诉村里其他人,到这些单位去找工作。
这一忙就忙到中午,人家单位都收摊去吃饭了,她这才离开,在附近的小面馆里叫了一碗酱油光面,吃饱肚子就算完。
吃完了,她照旧在人才市场门口等着。
等人家上班了,她又去看那些招工单位,把新来的几个单位也记上。等都记完了,没有任何遗漏,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就这,她还没完。又跑到自由市场去看看,人才市场里来找工作的人闲谈里说起,自由市场也有招工的,不过都是私营作坊小老板,比不得国营单位福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