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梁山泊
布衣木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普爱看书网huazhoujixi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赵榛和灵儿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院门外时,阮小七和母亲正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
白日里在湖上,虽则一时摆脱了刘猊等人的纠缠,且看着大船驶离石碣村而去,但阮小七心里并不踏实。
以他对这些官爷的了解,刘猊这么轻易地就离开,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有些不敢相信,绝不是正常之举。这公子爷心里在想着什么恶毒的招数,那也不一定。
三十六计,走为上。刘猊那帮人刚走,他就撑着小船上了岸。匆忙系好缆绳,便急急回到家中。不及细想,只略略跟母亲一说。
这些年来,老母已习惯了东奔西走、动荡不定的生活。也不多问,自顾去收拾些衣物细软。末了,扶着门框,站在门口,看着院子里打春日起开始喂养的一群小鸡,才刚刚长出身量,不禁有些难过。
在石碣村一带,阮氏兄弟的大名路人尽知。赵榛和灵儿根本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阮小七的家。
看完了关胜的书信,小七半天没言语。
对于大宋朝廷,小七早已心寒,不存指望。自家兄长,一干弟兄,死的死,伤的伤,为官家卖死卖活,到头来梁山泊众将士还是落得个凄凉下场,怎不令人心伤气恼。故而,关胜信中所嘱,要小七寻了吴用兵书,交给赵榛呈送当今皇上,以练禁兵,抗金御敌,小七颇是踌躇,委实难决。
那吴用兵书乃是梁山军师吴用所写。
吴用足智多谋,用兵如神,人称“智多星”。聚义水泊梁山,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受宋廷招安后,北征辽国,南讨方腊,封武胜军承宣使。宋江被奸臣赐御酒毒死,吴用与花荣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同归土尘。
吴用死前,已料定金人必将犯宋,将数十年胸中所学、战时所悟,写成一部兵书,以传之后人。其中除了战术阵法,不乏破“连环马”“铁甲兵”的实用招式。他令“地巧星”金大坚将兵书仍藏在梁山故地之中,却将找寻之法留与阮小七。
阮小七虽知这是吴用遗愿,却也心中不平。
情势急迫,小七不便多讲。带着老母和赵榛两人,趁着黄昏时候,到了石碣村十五里外的一个偏僻渔村,躲到老母一个远方表亲的家中。
那家只有老夫妻两人,年纪俱是七十开外,却住着一所很大的宅院。小七只推说家里有些事故,带老母和侄子侄女过来暂住些日子。
两位老人许是久无人访,日常闲闷,见了小七众人,很是高兴。急着烧些茶汤,安置住处,忙的不亦乐乎。灵儿赶去帮忙,俨然成了一家人。
次日,小七偷偷打听,才知道昨日天黑刘猊带着一大帮人到了石碣村。没找到小七,家中连老母也不见了踪影,猜是连夜逃了。气急之下,一把火把宅院烧了个干干净净。
小七却暗自庆幸。怕老娘担心,只是瞒着她。
赵榛说起关胜信中所言之事,小七默然不语。
赵榛在路上听灵儿说起阮氏弟兄的事情,知小七对朝廷的怨恨,而这些灵儿自然又是听爷爷说的。
赵榛心中歉然,开口道:“我知英雄心中所怨。可这兵书并非只为官家和朝廷,也是为大宋百姓,救赎苍生!”
“那兵书并不在我手中。”小七抬起头,说道。
赵榛愣了,却听小七又道:“军师令人将兵书藏了,只在梁山之上。却留了四句碣语,可找得到那兵书。”
月华如水,照如白昼。
正是十五月明之夜。
石碣湖岸边柳林的黑影里,一只小船从河叉中悄悄荡出。船头一大汉,不见怎样用力划动船桨,船行却甚是快速,不多时便从石碣湖荡到梁山泊。
小船停泊在金沙滩,两个人一前一后下船上岸,正是阮小七和赵榛。
梁山忠义堂旧址还在,但光景比从前大不相同。房屋、仓寨已尽行拆毁,只剩满地荒草、几堆乱石。小七睹物思人,不觉泪下。
山石陡峭,藤蔓盘曲。两人沿着一道小溪,逆流而上。溪水潺潺,月光下,闪亮如银。
吴用留下的四句碣语是:“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替天行道,天心月圆。”
溪水的尽头,却是一道瀑布。水流从高崖上倾泻而下,落入崖下的一个深潭,响声震天。
崖壁高不见顶,只现一片青色的天空,悬在瀑布之上,再也无路可走。
两人立在瀑布前面,耳边水声如雷,心中茫然若失。阮小七循着潭边,来回找了好几圈,一无所获。
赵榛还不死心,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细细察看了几遍,依旧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两人颓然坐在潭边的石头上,望望瀑布,看看高天,一时无计可施。
月亮从从东山慢慢移到了树梢。朦胧的月光洒在溪涧中,一半儿明亮,一半儿仍在黑暗里。
瀑布从高崖上跌下,潭水不断翻涌,水下似有一头怪兽在拼命挣扎。水流冲到潭边,奔势已缓,激起无数的水花。水花四溅中,股股薄薄的水汽如雾般升起,越来越高,渐渐聚成一团云雾。而谷顶却有大朵大朵的云自瀑布悠悠飘下,慢慢与那团云雾融在一起,越来越大,膨胀开去。
眼前云雾弥漫,那道瀑布隐没在云海之中。一时间,溪谷中暗了下来,深潭的右边却现出一片朦胧的白色。
两人顿时惊起,越过潭边几块光滑的圆石,来到一片藤蔓野草密布的石壁前。幽幽的白光正是从这里发出。
两人拔出腰刀,将灌木枯枝清理干净,露出一块一人多高,宽约二尺的光滑白石。那白石与四周岩壁严丝合缝,不见开启之处。
赵榛猛然想起“替天行道”四个字,便用手在石壁上慢慢摸索起来。当手触到石壁的四个角时,忽觉有异。手掌触处,有些微微凹凸。
阮小七折下几支松枝,用火折子点燃了,照过去。
赵榛仔细再看,这才发现石壁上被人刻了字。那字凹进石壁表面,又被白色的不知什么涂料涂平。涂料颜色与石壁一般无二,若不是仔细看,绝难发现。
两人喜出望外,用刀尖一点点将涂料挖出,终于现出“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每个字都附在一块圆形石板上,像门环。
两人一起转动四个大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却纹丝不动。反复试了几次,依然如故。再看那块白石,水平如镜,似与周围的岩石长在一起,毫无撬动的可能。
两人顿时又泄了气。松枝燃到了尽头,小七沮丧地扔到水里。一股白烟冒起,水雾蒙蒙。
盯着石壁看了半天,赵榛还是不甘心。他走上前去,反反复复摸着“替天行道”四个字。忽然,他发觉了奇怪之处。最后一个“道”的笔画不完整,走之旁缺了一笔。(参用梁羽生《风云雷电》的创意)
赵榛又一点点摸了一遍,确认“道”字的确是少了一笔。再摸摸其它三个字,都无异常。点亮松枝再看看,也不是因天长日久而剥落。
赵榛心念一转,拿起刀,用刀尖慢慢刻下去,将“道”字的笔画补齐。
当捺的最后一笔完成,只听得“轧轧”的声响,“替天行道”四个字慢慢转动起来。
待响声停止,四个字不再转动,再去看时,那石壁已露出一块缝隙。伸手一推,石门应声而开,里面竟是一个黑黑的洞穴。
两人重又点起松枝,一前一后小心翼翼走了进去。
洞穴并不宽大,里面空空如也,一条铺着白色石板的小径伸展向前。
缘阶而上,走不多远,便听到喧哗的水声。眼前一道亮而白的水帘,原来两人已来到了瀑布后面。
正对着瀑布,是一片怪石林立的土丘,长满了各种喜阴的植物。而另一边是一个高而狭小的洞穴,里面除了几块椭圆形的大石,别无他物。
两人在里面找了半天,没有什么发现。土丘上植物茂盛,看不出哪里可以藏物。一条小蛇从里面游出,把两人都吓了一跳。
两人转来转去,头上都有了汗意。望着瀑布外面朦胧的月色,心情正是沮丧失望到了极点。
时至三更,月上天心。
三五望日,此时正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刻。
月光穿过瀑布,洒了进来。映着一汪潭水,照得一片光明。
小七突然发现水面反射的亮光,正凝固在土丘上面的一片洞壁上。亮光及处,几棵多肉植物碧绿欲滴。
洞顶弯成一道弓背,平滑如砥,唯独此处生了这些植物。
两人登上土丘,赵榛踩着小七的肩膀,触到了洞顶。他小心拔下那几棵植物,用刀轻轻将沙土除去,下面露出一个圆形的小洞口来。
小心拿掉堵在洞口的一块光滑的圆石,伸手进去,慢慢摸出一个长方形的铁盒来。
两人跳到平地上,阮小七又点亮了松枝。
那铁盒约有一尺长,半尺宽,火光照耀之下,发出幽幽的蓝光。
赵榛的心怦怦乱跳,双手按住盒盖上的机关,轻轻打开。
两人定定神,一起将头凑了过去,随即相视一笑:那铁盒之中,果然藏着一本书,正是《吴用兵书》。